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电话:400-123-4567

行业新闻

球速体育机械车库盛极而衰!四年遭弃因何?

  球速体育最近,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联合中国市政停车专业委员会等好几个专业机构,一起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停车行业的发展报告。报告显示,从2020年开始球速体育,中国机械式停车设备的销售额和每年新增的停车位数量一直在下降,现在已经不到高峰期的一半了。

  说白了,就是以前很多开发商对立体停车设备还挺感兴趣的,但现在这股热情是越来越冷了。这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在中国发展了将近40年的设备,现在正面临着一个相当严峻的处境。

  红极一时的机械车库,为啥现在反而被大家“冷落”了?它到底怎么才能走出现在的困境呢?

  其实,机械车库最早是从国外传过来的,特别是在日本,已经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而中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研究和应用这种技术。因为它的优点很明显——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还能大大节省土地空间,改善城市的整体环境,所以在刚推出的时候,确实很受欢迎,市场反响非常热烈。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机械车库慢慢发展出了好几种类型,比如水平循环的、简易升降的、垂直升降的等等,总共有九种。根据不同的需求,比如停车的频率、地价高低、车子的大小,这些车库可以安装在住宅小区、酒店或者写字楼等各种地方。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市场上的实际使用之后,很多车主对立体车库的表现并不满意,不少地方的机械车库都闲置了很多年,变成了积满灰尘的“僵尸车位”。

  合肥公园道1号小区的地下车库,当初开发的时候装了不少三层的立体停车位。但记者实地去看了一下,发现二层和三层基本上都是空的,只有第一层还零零散散地停了几辆车。而且,停车控制面板上积满了灰尘,看起来已经很久没用了,可能早就断电了。

  小区里的车主们也挺无奈的,说这个小区都建好十多年了,这些机械立体车库从一开始就没怎么用过。这么多年没人管、没人维护,也没人检查,现在想用也用不了。结果现在小区2000多户人家,只能挤在剩下的几百个普通车位里,真是够难的。

  广州蓝色海湾小区里,总共将近3000个停车位,其中超过2000个都是立体车库。这些车位对车的尺寸和重量都有严格限制,根本没法停大一点的车,搞得很多业主都很不满,可以说是“人人喊打”。有好几个业主还一起向广东民生热线投诉了,但最后调查结果却不了了之,没下文。

  再比如说西安,官方数据显示全市共有3.48万台机械车库,但现在能用的只有2.65万台,剩下的8259台都停用了。记者去实地看了看,发现像雁塔区的MOMOPARK艺术购物中心,很多机械车库早就空着没人用;莲湖区的唐延中心城也是这样,机械车位基本没怎么用。现场的保安说,只有当车特别多、实在没地方停的时候,才会启用这些机械车位。

  为啥机械车库现在这么不受欢迎呢?说白了,就是用户体验太差了。大部分机械车库的尺寸都有严格限制:长度不超过5米,重量不能超过2吨,宽度最多1.85米。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这个宽度——1.85米,比普通车位的2.5米整整少了65厘米。这65厘米的差距,直接让停车变得特别难。

  你得把车开得非常精准,一点都不能偏,否则轮毂就会和车库的墙壁或者结构蹭上,留下一道道难看的划痕。这种体验,谁愿意天天碰呢?所以大家对机械车库自然就没什么好感了。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欢迎,很多车都变得又大又重,结果就是根本没法停进传统的机械车库。这样一来,机械车库的使用体验就越来越差,慢慢就被大家吐槽得一塌糊涂。

  那问题来了,开发商们真的不知道机械车库现在不太适用了吗?为什么他们还要花大价钱去建这些看起来 fancy 但其实用不上的机械车库呢?

  对小区开发商来说,建机械车库其实就是为了应付政策要求的车位配比。国家有规定,每个小区必须配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但开发商在一开始规划的时候就没打算多留车位。为了能顺利通过验收,他们就只能选择建机械车库,这样虽然能凑够数量球速体育,但根本没考虑住户真正用起来是不是方便。

  后来政府也看出来了球速体育,开发商们在钻空子,于是各地开始出台新规定,明确要求新建的停车位不能用机械车库。比如广州和杭州都出了新细则,说得特别清楚。但问题来了,很多老小区之前建的立体车库是在这些规定出来之前就建好的,现在想拆掉又不行,因为一拆的话,车位数量就不够标准了,结果就是骑虎难下,既舍不得拆,又用不了球速体育。

  面对这些“僵尸车位”,有些地方的小区已经动起了脑筋。比如说,一些省份的小区通过业委会牵头,业主们一起出钱,把闲置的车位重新利用起来。比如合肥的现代名苑小区,他们2012年装的地下机械车位,因为长时间没人用,后来都坏了。业主们一合计,自己凑了100多万来维修和改造,结果还真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

  不过,这并不代表机械车库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其实,机械车库的操作还是有点技术含量的,不是谁都能随便上手的。一般情况下,还得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来操作,否则一旦出了问题,可能就容易发生意外。

  2023年就发生过一个类似的案例。李某跟北京一家物业公司签了租用协议,租了一个立体升降车位。后来他儿子去取车的时候,打开右边的后车门拿东西,结果旁边车主王某没注意到李某的儿子还在停车区,就启动了取车程序。结果李某的车被严重撞坏了,整个车身都被撕裂了。

  事情发生后,李某觉得物业公司没尽到管理责任,也没及时检查停车环境,于是把物业公司和王某一起告上了法院,要求赔偿修车费用一共五万多块钱。

  丰台法院审理后认为,王某在操作机械车位的时候没有及时注意周围的环境,所以要负60%的责任。北京这家物业公司作为车库的管理者,也没能尽到应有的管理责任,因此要承担20%的责任。而李某的儿子作为一个成年人,在事发前也没有做出任何提醒或防范措施,所以他也得承担20%的责任。最后法院判决王某赔偿李某1.7万元。

  这件事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现在大多数商场和小区的机械车位都没有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来操作或看管。这说明看起来挺安全的机械车位,其实背后可能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有些车位因为使用时间太久,设备已经老化,甚至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但还没被发现,这就更让人担心了。

  当机械车位遇到麻烦的时候,运营方和销售公司也过得不太顺。去年西安对各种场所里的机械车位比例进行了压缩球速体育,结果整个行业的销量又降了一截。现在在西安,普通的机械车位大概要1.1万左右一个,大一点的型号价格就更高了,超过1.2万。

  这些车位一般一个月要保养两次,每次保养费用大概20块左右,如果涉及到更换零件,那还得另外算钱。再加上维修和人工成本,一个机械车位一年的维护费用差不多要2500元左右。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机械车位真的很难做到收支平衡。

  那机械车位的市场前景到底在哪里呢?其实现在用的机械车位设计标准是2015年定下来的,到现在已经十年没更新过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机械车库越来越跟不上车辆增长的需求。我们可以想想,在车位上加点充电设备,提前预留新能源车的充电接口,这样既实用又符合未来趋势。

  另外,还得把车位的尺寸和承重能力都升级一下,跟上现在的市场需求。对于那些用了很久、已经老化掉的机械车位,该换就得换,别犹豫。新投用的机械车库设备,要敢于引入新技术,比如机器人搬运、自动升降这些智能技术。再加上智能感应系统和实时监控设备,这样不仅更安全,也更容易适应未来的使用需求。

  在实际运营方面,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的管理公司,看看能不能找到更省成本、更高效的运维方式。机械车库本身是个不错的项目,想法也挺有创意,但问题就在于它没有及时跟上市场变化,也没能真正贴近老百姓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