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速体育年初以来,全球地缘政治紧张与贸易壁垒频发,对世界经济局势产生冲击。根据世界银行 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和政策不确定性将推动今年全球 经济增长创下 2008 年以来的最慢速度(除全球经济全面衰退外),导致近 70%经济体(涵 盖所有地区和收入组别)的增速预测下调。世界银行预计 2025 年全球增速将放慢至 2.3%, 比年初的预测低近半个百分点。
当前国内仍处于去库进程中,但结构上已显现阶段性转变特征。2024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 制造业在需求承压、价格低位运行的背景下进入主动去库阶段,企业通过削减生产计划、 减少原材料采购等方式主动降低库存压力。进入 2025 年,随着“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 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逐步显效,以及工业稳增长政策对供给端的支持,制造业库存周 期呈现出向被动去库存过渡的迹象。但全面转向补库仍待需求侧进一步改善及 PPI 企稳回 升。
4-5 月制造业 PMI 有所下行,与 21 年需求高位相比仍有差距。分月份来看:其中 2、3 月 PMI 环比提升主要系春节后陆续复工;4-5 月 PMI 处于荣枯线以下,表示当前制造业正处 于收缩阶段;5 月 PMI 收缩情况边际改善,但仍低于 16-24 年均值(剔除 20 年影响)。5 月制造业 PMI 录得 49.5%,环比+0.5pct,但仍然处于收缩区间。其中新订单、生产分项分 别环比上升 0.6、0.9 个百分点至 49.8%、50.7%,供给仍然强于需求,且供需差异有所扩 大。
1-5 月“新”“旧”行业景气度持续分化。分行业来看,5 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 PMI 分别为 51.0%/50.9%/51.2%,消费品行业/高耗能行业 PMI 分别为 50.2%/47.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已经连续 4 个月维持扩张球速体育,而高耗能行业则连续 5 个月 维持收缩。整体来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行业在需求复苏阶段表现出更强劲的动 力,而以高耗能行业为代表的“旧”行业则缺乏足够的复苏韧性。
2 月以来,特朗普关税政策纷繁多变。2 月 1 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额外加征 10% 芬太尼关税;3 月 3 日,芬太尼关税提升至 20%;3 月 12 日,恢复对钢铁进口的 25%关税, 并将铝产品税率从 10%提升至 25%;4 月 2 日,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 34%的对等关税, 并对汽车及部分零部件加征 25%关税;4 月 8、9 日,对等关税先后提升至 84%、125%; 4 月 11 日,对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等 20 类商品豁免对等关税,未指定国家,但强调保 留 20%芬太尼关税;5 月 2 日,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价值低于 800 美元的小额包裹需 缴纳其价值 30%或每件 25 美元的关税;5 月 12 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协议,美国 取消 91%加征关税,暂停 24%“对等关税”90 天,保留 10%基准关税;中国同步调整反制 措施;5 月 14 日,调整后关税生效,美国对华平均关税从 145%降至 30%(10%基准+20% 芬太尼税);6 月 4 日,美国将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关税从 25%提高至 50%,覆盖除英国外的 所有国家。
1-5 月 PMI 进出口分项仍处于收缩区间,5 月关税矛盾阶段性缓和但不确定性尚存。从 1-5 月的 PMI 进出口分项数据来看,新出口订单、进口分项与 21 年高位相比仍有差距,其中新 出口订单分项持续低于季节性水平,主要受前期贸易摩擦的影响。5 月 12 日,中美双方发 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关税矛盾有所缓和。6 月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 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在对 5 月 PMI 数据的解读中也表示:“调查中部分涉美企业反映外贸订单 加速重启,进出口情况有所改善。”受此影响,5 月 PMI 新出口订单/进口分项为 47.5%/47.1%, 环比+2.8/3.7pct,但是仍然处于收缩区间。5 月出口改善或主要反映前期取消订单的重启, 当前关税政策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5Q1 机械设备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在当前顺周期板块承压的背景下,25Q1 机械设备 (申万行业 2021 版)行业净利率整体低于季节性水平,或反映当前机械设备行业整体处于 需求承压、盈利弹性不足的阶段。分行业来看,机床工具、制冷空调设备、其他通用设备、 能源及重型设备、印刷包装机械、金属制品、工程机械整机、工程机械器件、工控设备等 细分行业盈利能力高于过去 8 年平均水平,但普遍与 21Q1 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在当前顺周期板块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向产业和企业求“新”成为更好选择。展望机械设 备行业 25H2 投资策略,我们认为要重视产业新方向、企业新动能,将目光更多聚焦于技术 创新与产业升级带来的结构性机遇。一方面,以 AI 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深刻重塑机械设备行 业的发展路径,从生产制造到终端应用均孕育着突破性机会;另一方面,工程机械的全球 化布局与光伏/锂电领域技术迭代正在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与此同时,尽管短期面临挑战, 中国制造企业的出海竞争力仍将在中长期持续释放球速体育。这些新方向共同构成了机械行业穿越 周期的关键动能,也将成为我们后续重点探讨的方向。
人形机器人未来有望替代人类成为新的劳动力要素,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认为随着人 工智能、机械工程等技术的飞速进步,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够承担重复性、高强度的体力劳 动,还能胜任一些需要精准操作和复杂决策的工作。它们可以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极大地 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参考经济学中的描述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关系的柯布道格 拉斯生产函数,总产出由资本、劳动力、技术水平构成,人形机器人的出现将对劳动力这 一要素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将推动产业升级,降低人力成本,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使 经济从依赖传统人力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型,为人类社会带来深远的变革。
人形机器人是中美科技新的交锋点。2023 年 11 月,中国工信部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创新 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突破“大脑、小脑、 肢体”等关键技术,确保核心部件安全有效供给;到 2027 年,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 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 例如北京计划到 2027 年培育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不少于 50 家,形成不少于 50 款产品, 实现规模化行业应用不少于 100 项。美国方面,2025 年 3 月 26 日,特斯拉、波士顿动力 等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代表到访美国国会山,呼吁美国政府推出发展机器人的“国家战略”, 以应对中国等竞争对手的挑战。此外,美国先进自动化协会也强调了制定类似方针的紧迫 性。
人形机器人的高水平供给将会创造自己的需求。我们认为无需担心机器人没有应用场景, 市场一直处于高需求低供给的情况中,高智能的人形机器人供给将会创造自己的需求。长 序列复杂任务的执行成功率是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衡量标准,人形机器人有望在较为标准 的 ToB 场景中率先应用。过去 Asimo 和波士顿动力已经展现出强大的运动能力,但最终商 业化落地仍然失败。我们认为这并非是人形机器人没有市场,而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 机器人智能化水平低,通用性差,导致实际作用有限,商业化放量降本困难。我们认为衡 量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标准就是长序列复杂任务的成功率。目前,制造业工厂招工要求较 低,但单一工位涉及到多个工序,对机器人通用性要求较高。现有多数人形机器人被部署 在制造业单一工位的单一环节中,随着未来机器人通用性的提高,高水平供给有望创造自 己的需求。
参考自动驾驶的发展里程,人形机器人落地速度或将快于市场预期,有望在结构化场景中 率先落地。自动驾驶在高速场景中率先落地,是因为高速公路环境相对简单、规则性强, 车辆行驶路径明确,交通标志清晰,为自动驾驶技术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运行条件。类似地, 人形机器人在结构化场景中,如工厂车间、仓储物流中心、医院病房等,也具备类似优势。 这些场景的规则性降低了任务复杂度,使得机器人能够更高效地进行路径规划、任务执行 和人机协作。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和机械工程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在这些结构 化场景中的应用将不断成熟,其落地速度有望快于市场预期,进而推动其在更广泛领域的 商业化应用。
滚柱丝杠与灵巧手为人形机器人硬件核心。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泛化,旋转执行器虽然 成本较低,技术成熟,但其承载力差,寿命较短的缺点或将会逐渐暴露。我们认为未来采 用行星滚柱丝杠方案的线性执行器有望凭借其长寿命,高承载的优点,逐步取代旋转执行 器的应用。行星滚柱丝杠未来仍需解决其难以小型化、成本较高、产能受限等问题,这有 赖于高端磨床、车床产业的技术进步。灵巧手则是人形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模拟人类手 部的功能,具备多自由度和高灵活性,能够完成抓取、操作、感知等多种复杂任务,是人 形机器人实现通用性的核心。未来灵巧手仍需解决自由度较低、成本较高、负载较小等问 题。
受 AI 应用需求高增的推动,全球数据中心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我们从容量/数量/算力规 模多个维度分析数据中心目前的市场体量和未来增速。 1)预测维度一:容量方面。据麦肯锡悲观/中性/乐观预测,2023-2030 年全球数据中心容 量可能会以 CAGR=19%/22%/27%的速度增长,2030 年达到每年 171/219/298GW。根据 仲量联行(JLL)预测,2025 年全球将有约 10GW 数据中心容量破土动工,将有 7GW 项 目完工;根据在建和计划建设情况,JLL 预测 2023 年-2027 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复合增长 率至少达到 15%。 2)预测维度二:数量方面。据 ABI Research 预测,到 2024 年底,全球将有 5709 个公共 数据中心,包括 5186 个主机托管站点和 523 个超大规模站点,到 2030 年,将有 8,378 个 数据中心投入运营,CAGR 约为 7%。划区域来看,亚太地区拥有全球最多的数据中心(1811 个站点),其次是欧洲(1558 个站点)和北美(1357 个站点)。 3)预测维度三:算力规模方面。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 年全球算力总规模达到 1.4ZFLOPS(FP32),同比增长 54%;智算规模达到 875EFLOPS(FP32),同比增速高 达 93%。根据华为发布的《Computing 2030》估算球速体育,2030 年全球通用算力规模将达到 3.3ZFLOPS(FP32),而 AI 算力规模相比 2020 年将翻 500 倍,达到 105ZFLOPS(FP16)。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及设备占整体数据中心投资比重约 30%。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是为了 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而存在的底层基础支撑设备,主要包括电力供应系统和冷却系统,另外 还有消防系统、安保系统、楼宇管理系统等。从整体资本开支看,IT 设备占据约 70%的建 设成本,其中服务器作为核心组件独占 IT 设备支出的 69%(约占总成本的 50%),服务器 中网络、存储及安全设备合计占比 31%;基础设施环节约占 30%的建设成本,主要由电力 与冷却系统驱动,两者合计占非 IT 设备成本的 60%-65%。具体而言,排除土地、建筑及 装修等固定投入后,电力保障体系(柴油发电机、UPS 及配电系统)占非 IT 设备成本的 61%,冷却系统(冷水机组、精密空调及冷却塔)占 19%,形成“电力支撑算力,冷却保 障电力”的成本结构。除数据中心本身建设外,主供电也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如北美数据 中心建设较多场景需配套建设燃气轮机作为主供发电方式。
海外四大巨头不断加码数据中心建设,国内云厂商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的资本开支持续增 加。随着全球算力需求提升,我们认为云厂商对于算力的资本开支是未来数据中心规模提 升的主要驱动力球速体育。根据各家公司财报,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 2024 年资本支出分别 是 756 亿美元、777 亿美元、525 亿美元球速体育、373 亿美元,yoy+83%、62%、63%、35%。 展望 2025,根据各家公司业绩说明会,四家科技巨头资本支出总额或达约 3200 亿美元, 总增速约为 30%。国内厂商方面,2025 年 2 月 20 日阿里业绩会表示,未来三年集团在云 和 AI 的基础设施投入预期将超越过去 10 年的总和,将大幅提升 AI 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 确保技术先进性和行业领先地位,并推动 AI 原生应用的发展。阿里 24 年四季度 capex 318 亿,环比三季度增长 81%(Q3 175 亿)。腾讯 2024 全年资本开支 768 亿元,同比+221%。 龙头云厂商大幅增加 AI 相关资本开支后,数据中心“军备竞赛”有望持续加速。
柴发:AIDC 备用电源第一选择,全球产能紧缺国产替代正当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公司名称: welcome-球速体育
手 机: 13800000000
电 话: 400-123-4567
邮 箱: admin@xpjilong.com
地 址: 广东省广州市